2019 復興教室 寒假自立旅行 第二天
下午安排的行程是 參觀 『林午銅鑼』
老師在偶然的機會看到新聞介紹『林午銅鑼』的故事,
就一直很想帶著教室小孩前去參觀、體驗
終於在自立旅行順利成行
隱身於宜蘭市中心的「林午鐵工廠」,店門口很不起眼,看起來就像一般小鐵工廠
教室小孩來到 林午銅鑼 鐵工廠
迎接我們的是 和藹可親的 製鑼師 林烈旗 老師傅跟太太
師母先帶著我們參觀的是 可以敲出16個音階的 銅鑼陣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第一次接觸 鑼 這個樂器
可以敲出美妙的鑼聲,孩子們都覺得非常新奇
走進工廠內部,我們在工廠一角看到的是,一種看起來很陌生的樂器
小孩都忍不住動手摸,師母說:也可以敲敲看啊,這也是樂器喔
原來她的名字叫做 鋼舌鼓
這個圓圓的小東西,表面有八個像舌頭形狀的葉片
八個大小不等的舌狀葉片,叫做音舌
敲擊時,會發出美妙又好聽的聲音
終於到了實際DIY製作小銅鑼的時間
每個人都拿到一小包的圓形銅片,以及繩結
首先,在師傅的協助下,把圓形銅片敲成小銅鑼
第一次敲打,是敲出銅鑼的鑼面
第二次敲打,是敲出銅鑼的邊跟深度
第二步驟,要幫小銅鑼鑽孔
第三步驟,要幫小銅鑼打磨,打磨後的小銅鑼才會亮晶晶的
第四步驟,要幫小銅鑼串珠,
桌面上有大大小小不同顏色的彩色珠子
光是要挑出喜歡的珠子,就很不容易,
因為每一個珠子都好喜歡,都好漂亮,很難抉擇啊
穿好珠子後,還要麻煩師母幫忙打繩結
第五步驟,在小銅鑼上刻字
師父說,挑出自己喜歡的吉祥話,就能刻在鑼面上喔
老師選擇的是最常見的 大吉大利
有小孩說,我要刻的字有點多,可以嗎?
原來孩子想刻字 祝福爸爸媽媽
教室的小孩都好sweet 好可愛
小銅鑼DIY的過程,考驗的不只是力氣,還有膽量
有力氣才能用鐵鎚敲製銅鑼
有膽量才能不害怕 鐵鎚敲在機器上發出的聲音
這個體驗,對於小孩來說,是長知識又長膽量的活動啊
最後,老闆告訴我們,這一面超級大銅鑼,居然花了兩個月製作完成
小孩說,製作銅鑼好辛苦 製作銅鑼 很費時費工
這是當然的,要做出揚名國際的好銅鑼,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呢
做任何工作,都要盡心盡力,都要很認真喔
林午銅鑼 小百科:
林午鐵工廠是宜蘭縣內知名的鐵工廠,卻少有人知道
傳統戲曲、廟會陣頭不可或缺的銅鑼,全台有八成以上都出自位於宜蘭林午鐵工廠之手
七十多年前,當南台灣的製鑼業還以鐵為材,以模子塑造的當時,在羅東開設鐵工廠的林午師傅自海外訂購了一批優質銅片,企圖突破鐵鑼的音質障壁,親手鎚製起銅鑼
在隨後的數十年間,幾乎成為台灣北管大鑼的同義詞,林午老先生在一九八七年獲頒「民族藝術薪傳獎」,目前全台逾8成北管、陣頭用的鑼、鈸都出自林午鐵工廠。
許多國內著名表演團體,使用的銅鑼也紛紛指定由林午鐵工廠來造,訂單甚至來自西藏、印度、阿拉伯。
在父親過世前繼承家業的林家兄弟,在一九九二年為鹿港天后宮的慶典,合力鑄造了一面直徑達二百三十公分、重達四百公斤的全球第一大銅鑼
留言列表